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为了应对挑战,二十国集团各国应该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而努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
中国领导人的这番表态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在杭州峰会召开前的这个夏天,“去全球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欧盟与美国关于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的谈判举步维艰;而两位下任美国总统候选人则公开表示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一方面,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中国手中。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一旦美国拒绝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就将掌握建设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主动权。相关协议早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上就已签署。而未来的亚太自贸区无疑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自由贸易空间:这里将拥有全球人口总量的40%,全球GDP总量的48%,全球贸易总量的56%。
另一方面,引领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全球化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英国退出欧盟就说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世界是完全可逆的。如今,欧洲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麻烦,美国则不断挑起贸易争端。可以预见,全球化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多挑战。因此,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所需的努力也许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全球化进程向前发展,而非倒退。为此,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于年底前批准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这一协定的生效将减少15%的贸易成本,为全球贸易每年带来1万亿美元的增长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呼吁促进全球投资的增长。在本次杭州峰会上,中国希望各国能够在全球投资政策方面统一原则。为此,在峰会开幕的前一天,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众多经济领域赋予外国资本与国内资本同样的权利。更早一些时候,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则宣布,从今年10月起,将进一步简化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程序。而“负面清单”的设立,将最大限度减少中国市场对于外资的准入限制,激发外资活力。中国希望以此告诉全世界,中国愿意为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占据了全球GDP总量16.5%的国家,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到未来全球发展的计划制定工作当中。如今,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在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全球影响力排行榜单上,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
在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西方,“世界可以没有中国,但中国不能没有世界”的理论早已经沦为笑谈。如今,习近平主席的发言显得“掷地有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