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海啸10周年:追悼·反思与问题

© flickr.com / Manfred Lentz东南亚海啸10周年:追悼•反思与问题
东南亚海啸10周年:追悼•反思与问题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12月26日,是亚洲历史上悲剧的一天。10年前,印度洋发生的海底地震形成的海啸造成25万多人死亡。

12月26日,是亚洲历史上悲剧的一天。10年前,印度洋发生的海底地震形成的海啸造成25万多人死亡。这场40年来最大的自然灾害,使500万人流离失所。海浪冲向了14个国家,其中印尼、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马来西亚和马尔代夫受损最重。

印度洋灾难10周年之际,整个亚洲都在举行祭奠活动。很多人来到印尼受灾最重的亚齐省清真寺参加追悼活动。该省距地震中心很近,据评估,震级达到9.1到9.3。这是地震观察史上第三大地震。亚齐省有17万人失去了生命。印尼副总统尤素夫·卡拉也来到其中的一个公共墓地参加祭奠。海啸发生时,他失去了两个孩子,至今也无法弄清他们葬在何处。

在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大清真寺伊玛目阿斯曼·伊斯玛依尔指出,对该省来说,海啸是巨大的教训。该地区在30年时间里一直冲突不断,海啸发生后,人们再也不彼此争斗了,他们生活在平静与和谐之中。

大清真寺建于19世纪,是灾害中仅存的建筑物之一。而在印度南部地区,巨浪分成两大洪流,并从其经过的东正教教堂处绕过。

很多国家在灾后开始建造早期预警系统。目前,印尼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很多国家10年过后,在预警方面依然不尽人意。

其中就有印度。灾害发生时,该国有16000多人死亡。超过15万栋房屋被毁。纳加帕蒂南地区遭受的灾害最重,有6000多人失去了生命,200个孩子成了孤儿。与此同时,印度学者们惊恐地指出,很多人至今还不了解,灾害来临时该如何应对。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阿日达尔·库尔托夫认为,这种情况并非印度独有。

他说:“亚洲并非所有国家都富裕,因此无法拨出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在小居民区和农村装置这些设备是相当复杂的事情。政府也在努力建设国家预警系统,但大家都明白,如果再发生此类灾害,伤亡人员会少些,但却是不可避免的。”

海啸发生3年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印度洋上建起了海啸预警系统。目前,该系统能在地震10分钟后对涌起的海浪进行预警。不久前,24个国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地震信号和救助信息及时传到了紧急情况部门。一些国家还对居民和游客进行了演习疏散。

然而,联合国及东盟论坛参与者们都一致认为,亚洲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难准备并不充分。贫穷、居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气候改变等问题,都对这些国家应对灾害能力造成新的威胁。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