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莫斯科

© 照片 : 莫斯科市政府新闻处三名获奖同学
三名获奖同学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被一场创意比赛点燃了热情。“1分钟莫斯科”短视频大赛自开办以来,留学生们纷纷用心拍摄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莫斯科。这场比赛于17日在全俄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莫斯科市政府为取得前三名的同学举行了颁奖仪式,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克里姆林宫教堂广场周一将摆放俄罗斯主新年枞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克里姆林宫教堂广场周一将摆放俄罗斯主新年枞树
这次的vlog大赛是由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联合金思路教育咨询中心合办的。今天,我们请来了金思路中心的创始人小天,带我们揭开这场创意大赛的面纱,来看一看比赛背后的故事。

提起俄罗斯,在很多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挥之不散的苏联情结。我们的父辈大多是受着苏联文化的熏陶长大的。如今,为了追忆时光,了却多年情结,他们常常愿意到俄罗斯去旅游。红场、克里姆林宫、圣瓦西里大教堂、莫斯科大学、二战纪念博物馆,这些都是一场红色旅游必不可少的项目。

© 照片 : 莫斯科市政府新闻处vlog大赛颁奖仪式1
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莫斯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vlog大赛颁奖仪式1

然而,目的地过于集中也造成了显而易见的问题——有许多非常值得一游的小众景点并不为中国人所知,红色旅游目的地难免显得过于单一,同时,由于这些景点大多位于市中心,旅游大巴的聚集还会加剧市区的交通拥堵。金思路创始人小天告诉我们:

“去俄罗斯旅游的,有很多老年人的团,因为他们有很深的苏联情结。而年轻人的群体相对较少,尤其是自由行,包括像夏令营这种相对年轻一点的群体,就非常少。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想把年龄分层的界限给弱化一下,就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莫斯科旅游,并且来探索一些莫斯科比较小众,除了像红场啊、克里姆林宫啊这些大众景点之外的一些景点。另外,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中国旅行团大巴,他们在市中心停车、旅游,因为是旅行团,人数比较多,大巴数量也比较多,就使住在市中心的莫斯科市民有一些抱怨,他们(旅游委)就想怎么通过中方的几个主要机构帮他们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金丝路主要是做教育这一块,所以我们提的方案就是号召起在莫斯科留学的年轻的中国学生,因为他们不管是在俄罗斯待了很长时间,还是说刚来莫斯科,都是好的玩家。”

于是,面向更年轻一代的vlog大赛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些长期生活和学习在莫斯科的“莫漂”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记录了不一样的莫斯科。他们的镜头记录的地方,为未来的游客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小天说,这一次的比赛,不比技术和设备,也不比影像语言的运用,比的就是学生们的用心程度和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理解与感受。她说:

“我们对于时长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除此之外,我们对于任何,不管是内容还是拍摄手法,都没有任何限制,不论你是用相机拍、航拍,还是手机拍。(我们)主要就是想,像我们在海报上写的,我们想通过在这边中国留学生的眼睛去看莫斯科的特别之处。只要你觉得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你眼中的莫斯科,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比如说坐地铁,去餐厅,去学校,去遛弯之类的,就是一些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他们用自己的镜头对它进行捕捉。”

最终,来自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聂峰娇、莫斯科大学的姜冠男和莫斯科国立石油于天然气大学的玛克亚获得了前三名。一等奖获得者聂峰娇刚刚来到莫斯科三个月,她选择了她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三个地方来拍摄:全俄展览中心、地铁站和古姆——位于红场的莫斯科国营百货商店。流畅而唯美的画面,配上苏联电影《我漫步在莫斯科》的主题曲,令她的作品俄味十足。她说:

“我的视频其实很简单,我刚到莫斯科三个月,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我就在我去过的地方里选了三个我最喜欢的,把我认为美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下来展示给大家。没有特别的技巧,就是用一种喜欢的心情、欣赏的心情去看莫斯科。”

尽管今年是暖冬,但12月的莫斯科也已经寒风瑟瑟了。冷,是同学们拍摄外景视频最大的障碍。聂峰娇告诉我们,光是宿舍附近的全俄展览中心,她就去拍了三次。有一次是生生被冻了回去。

“本来想,天亮的时候把展馆录一下,然后等天黑了,把滑冰场的夜景录一下。结果都没等到滑冰场开门,下午5点开门,我们4点50走的,连10分钟都等不了了,就立马会宿舍了。”

获得二等奖的姜冠男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女孩。她带我们玩转莫斯科地铁,欣赏奥布拉兹佐夫木偶剧院门前造型奇特的大钟,并用具有年代感的旗袍和貂皮大衣在“茶叶屋”带我们穿越回民国时代。

© 照片 : 莫斯科市政府新闻处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研讨会及vlog大赛颁奖仪式
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莫斯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研讨会及vlog大赛颁奖仪式
“我就想给大家展示一个带情绪、带故事的莫斯科,但是这个故事不是我的故事,而是我们大家的故事,或者是街上的某一个人的故事。有我的视角,但是是大部分人的感情。就比如说儿童木偶剧院,我偶然一次路过那个地方,我就看见了那个钟是怎样打开的,然后小朋友特别兴奋,当时我就心想,有一天我肯定要拍下来。然后чайный дом可以说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小中国’,这个楼非常有历史,传说非常多。有的传说就说,当年为了迎接李鸿章来俄罗斯修建了这个(楼),但李鸿章本人并没有来这个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历史说法非常多,但是确实是一个真正的中国风格的一个建筑,而且可以说是在莫斯科最市中心了。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有这么多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不用一下?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推开门就变成军阀姨太太进来买茶叶,然后我就想,军阀姨太太不得穿个貂么,但是我也没有貂啊,我就找了一个仿貂的坎肩,拿两个大别针把袖口别上了,看起来就是一个大白貂。我那天在里面大概说了100遍’对不起’,因为人太多了,我每倒一步都有可能踩到别人。我们在那儿来来回回拍了好多遍,因为不断地有人进来出去,在镜头前面打断镜头,到后来,收款处的阿姨好像都已经记住我们的套路了。”

Иностранные туристы на Красной площади в Москве.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莫斯科举行吸引中国游客研讨会
她对莫斯科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地铁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莫斯科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现在咱们看就是交通工具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它曾经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曾经是莫斯科市民的避难所。战争期间有很多人在里面长期生活过。有很多小朋友都是在那儿出生,甚至上学,有的人在那儿被救治过,被救过命。咱们现在和平年代可能想象不出来那些场景了,看着旧照片可能都感觉不是特别一样了。但是我觉得,在咱们现在的生活中,莫斯科地铁,如果说要给它更多的人情味的话,可能就是,它带着咱们去上班,带着咱们去奋斗,载着咱们回家,让咱们休息,给咱们温暖,或者是带我们去见想见的人,给我们爱。”

玛克亚的短视频带有一种小清新的风格,把夏日的莫斯科用影像的语言娓娓道来。

© 照片 : 莫斯科市政府新闻处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颁发的荣誉证书
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莫斯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莫斯科市政府旅游委颁发的荣誉证书
“这次的1分钟短视频内容主要是把夏天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快速地以片段式的方式剪辑到了一起。视频是从莫斯科晚上8点钟开始的,夏天的莫斯科此时天还是很亮的,人们一般会在公园中散步、约会、锻炼身体,小朋友们会玩旋转木马,年轻人会跳跳舞、玩滑板、听听演唱会之类的,因此我就把这些活动和场景剪辑到了一起。视频比较柔和、平静,我想这也表达了我对莫斯科这座城市的感悟。”

组织者小天介绍说,这次比赛涌现出不少有创意、有想法的作品。在没有获奖的作品里面,有一个作品令她印象特别深刻。一位爱好航拍的同学用无人机拍摄了他眼中莫斯科的一年四季。画面中展现了春夏秋冬的莫斯科大学,镜头缓缓掠过池塘中的喷泉和楼顶的五角星,夜光中的街道流光溢彩。但由于获奖数量有限,很遗憾,最终这个视频还是没能获选。

但“1分钟莫斯科”短视频大赛带给学生们的却不仅限于名字和奖项。一方面,对于在国外读书的留学生来说,这是一次走出校园、融入当地生活的机会,也是一次思考和感受自己留学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获奖者有机会到莫斯科市政府实习,继续做莫斯科的旅游推介大使,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俄罗斯人不太熟悉的新媒体上展现莫斯科这个城市独特的美。小天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能评选出一些好的作品,真的能找到一些非常有能力拍短视频的人才,那么莫斯科市政府也考虑跟他们进行长期的合作,包括实习,包括为莫斯科市政府聘用,为他们拍摄视频作品。”

小天特别希望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能够多走出校园,参加当地各种各样的活动。她曾经举办过一场中俄交流会,请来在莫斯科的中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来做讲座,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多接触社会,走出“象牙塔”。这对于在异国他乡学习的年轻人来说,融入当地社会无疑是学好语言和与社会对接最重要的途径。而怎样让留学生们“走出来”,却是小天组织这次比赛最困难的事情。她说:

“在比赛过程中,我觉得最困难的一个点肯定是怎么把这个活动给推广出去,我相信这也是每个办活动的人都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活动是第一届,第一次跟(莫斯科)市政府进行合作,我们针对的目标人群又是俄罗斯的留学生,所以我们就面临着怎么把这个活动推广到他们的人群当中,以及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在12月考试季这个档口。这个是一个挺困难的事情。但是的确也获得了不少的帮助。大家齐心合力,最后把这个活动做得还是挺好的。”

假如这样的活动在北京举办,征集俄罗斯留学生眼中的北京城,那出现在他们镜头里的会是什么呢?小天说,她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中国的美食,拍一拍“舌尖上的北京”,另外,也少不了老外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京剧、相声。

北京和莫斯科作为友好城市已经有24年的历史了。2017年,两个城市还举办过莫斯科的北京周和北京的莫斯科周活动。这两个北方之都蕴涵了中国和俄罗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再加上两国在情感上的天然亲近,让它们就像两块磁铁,吸引着对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