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塔斯基娜:哈尔滨永远留在她的心中

© Sputnik / Liudmila Matsenko Елена Таскина
Елена Таскин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今年是伟大十月革命100周年。十月革命,颠覆了二十世纪世界史进程。1917年2月,俄国君主制崩溃,临时政府掌握掌权。几个月后,即1917年10月,彼得格勒爆发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获得胜利。十月政变导致社会出现极深的政治裂痕,很多人被带上革命的祭坛。国内战争中有250多万人死亡,约有500万人为逃避经济崩溃和政治迫害而离开了祖国。在东方,中国成为接纳俄国移民的中心之一,超过30万难民来到了这里。其中大部分落户哈尔滨。这样的选择并非偶然。要知道,目前的黑龙江省省会是19世纪末由俄罗斯人建立的。当时,他们来到中国建设中东铁路。

记者:今天,我们有机会用见证者的眼光去看待那段历史。90岁的莫斯科人伊琳娜·塔斯基娜,是健在的不多的俄罗斯哈尔滨人。她撰写的《无人知道的哈尔滨》、《俄国国外之路》和《俄罗斯的哈尔滨》等著作为我们勾勒出上世纪初城市生活的氛围。

© 照片 : 塔斯基娜提供的照片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伊琳娜·塔斯基娜说:“我在哈尔滨出生在一个铁路职工家庭。我爷爷是在20世纪初来建设中东铁路的。开始是一位普通的铁路工人,然后是乘务员。妈妈在哈尔滨出生,爸爸是20年代由苏联政府派来建中东铁路的。家庭给了我很好的教育机会,那时的哈尔滨,上学都是付费的。我以优秀成绩从俄罗斯中学、然后是中专学校毕业。还拿到了英语证书。当时铁路工作收入很高,所以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生活水平不差。工作之余,大家彼此做客,生活很充实。而且按传统庆祝东正教节日。1917年10月后生活全变了,载着俄罗斯难民的辎重涌入条件不错的哈尔滨。”

 

© 照片 : 塔斯基娜提供的照片哈尔滨
哈尔滨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哈尔滨

记者:这是散布世界各地的俄罗斯人“第一波”移民潮中的一部分。伊琳娜·塔斯基娜解释说。一些被击败了的白军、备受革命冲击的普通百姓也来到哈尔滨。其中有很多知识分子,他们带来的文化生活水平,要超出哈尔滨几十年。在这座城市,创建了中国首家交响乐队。伟大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科兹洛夫斯基也曾在当地的剧院演出过。即使是欧洲最好的音乐舞台,也会对此欣羡不已。

对于难民来说不存在语言障碍。城市中有俄罗斯学校和商店,有俄文报纸,甚至一些街道使用的是俄语名称。仅知道俄文的俄罗斯移民,可以轻松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但那些不懂其他专业的军人,日子就不好过了。

伊琳娜·塔斯基娜还说到:“这些不懂日常劳作的军人是不幸的。他们懂射击,懂打仗。但这不是处于和平状态哈尔滨所需要的生存能力。这些被祖国抛弃了的备受屈辱的白军军官们,都用着不同的方法求生。有的成为雇佣兵,继续和‘红色瘟疫’战斗,参加在中国的国内战争;有的去中国富裕家庭当保镖;有的则沉溺于白酒当中,这种情感在平静的哈尔滨街头宣泄着。但不管怎样,大多数在华逃避布尔什维克的军人们还是在新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俄罗斯东正教。他们向大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上世纪头半叶,哈尔滨有22座东正教教堂,它们积极从事慈善事业。而且,帮助的对象无论民族、无论信仰。”

记者:年轻人都会羡慕伊琳娜·塔斯基娜这位退休老人的精力和清醒的思维。尽管已经90岁高龄,但她了解各种世界大事,并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脑旁工作:准备出版新的回忆录,在线写信,通过Skype与生活在其他国家的老哈尔滨人后裔交流。遗憾的是,关节问题限制了她的行动,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单独出门散步。目前,社保工作者为她管理家务。

记者:返回苏联后,伊琳娜·塔斯基娜在高校毕业,并成为英语教师。开始在中学工作,然后在莫斯科师范大学工作了数十年时间。她游历了大半个世界,但却再没有去过哈尔滨,尽管针对中国生活的那段时间,她一直带着温情去回忆。

记者:伊琳娜·塔斯基娜承认,她是有意没再去哈尔滨。她知道,从前的哈尔滨已所剩无几:街道的俄文称谓没有了,东正教堂被毁掉了。但她想记住的是童年和青年时的哈尔滨:即带着俄罗斯根的中国城市,一如既往,舒适、开放和慷慨好客。这样的哈尔滨,将永远留在她的心中。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