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家:俄话剧《长子》搬上中国舞台具有现实意义

© AFP 2023 / GOH CHAI HIN 中国翻译家:俄罗斯话剧《长子》搬上中国舞台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翻译家:俄罗斯话剧《长子》搬上中国舞台具有现实意义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卫星新闻北京11月11日电 中国俄罗斯戏剧文学研究家、翻译家白嗣宏先生在接受“卫星”新闻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改编自苏联剧作家万比洛夫《长子》的同名话剧,登陆中国国家话剧院舞台,具有现实意义。

话剧根据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白嗣宏等人参与翻译的《万比洛夫戏剧集》创排,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常頔执导,将于11月11日至20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8场。故事讲述的是两个青年阴差阳错闯入一个老乐师家,并谎称是老人的长子,老人信以为真,最终年轻人经过一番灵魂的纠结,在骗局揭穿后决定留下来,成为老人真正的"长子"。

上海国际艺术节获奖者俄木偶剧团:中国观众具有令人惊讶的语感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木偶剧团:中国观众具有令人惊讶的语感

白嗣宏表示,"《长子》所讲述的故事很具有人性,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真诚感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相信中国观众能够接受这部剧,这也是选择翻译这部作品的原因。该剧导演以及国家话剧院负责人选择编排这部剧,说明话剧本身的现实意义很重要。"

白先生继续道,"比如,剧中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去敲一位老战士的门,老战士开门并让他们进去。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关系,在当前的社会是不够的。从这点而言,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白先生看来,戏剧作品翻译相对文学作品更有难度。他说,"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的翻译基本以文本为主,而话剧作品在翻译过程当中,还需考虑译出的剧本要适合舞台的表演。尤其是适合中国舞台的表演,用词要符合中国的剧本特点,使演员能够朗朗上口,读起来像真正的舞台语言一样。"

王家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王家新:俄罗斯文学对中国诗人具有特殊意义

白先生指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戏剧界翻译了六部万比洛夫的剧本,认为其作品继承了俄国戏剧的传统。八十年代后期,万比洛夫戏剧曾在中国的小剧场上演过。中国国家话剧院这次正式将《长子》列为剧目在国家级话剧院上演,具有重要意义。

亚历山大·万比洛夫是苏联著名剧作家,被称为"当代的契诃夫",在苏联当代戏剧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剧本以深刻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着重表现苏联社会道德问题著称。《长子》是目前在俄罗斯演出率最高的万比洛夫作品之一,在中国是高等院校戏剧影视文学导演等专业必读书目。

白嗣宏,生于1937年,曾留学苏联,主要从事俄国文学、俄国戏剧和俄国国情研究,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翻译过多部文艺作品,其中包括《列夫‧托尔斯泰戏剧集》、《果戈理戏剧集》、《阿尔布卓夫戏剧选》、《万比洛夫戏剧集》等等。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作为中俄互译出版项目的中方执行机构,近年来已推动多部中国、俄罗斯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在两国翻译出版。《长子》是继《办公室的故事》、《我可怜的马拉特》之后,文著协引进的第三部俄罗斯经典话剧。《我可怜的马拉特》剧本也由白嗣宏翻译。近期,文著协还将代理引进《老式喜剧》。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