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来说,中国的愤怒意味着什么?《观点报》在分析香港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在伦敦遭围攻事件后提出此问题。郑司长对英国进行访问期间,遭到一些示威者的跟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此事件发表严厉声明,指出英国政府应停止同情香港极端主义者,为抓捕袭击律政司长者提供保障。《观点报》援引圣彼得堡远东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基里尔·科特科夫的话指出,他不相信对香港官员进行攻击是英国特工部门策划。但英国政府毫不作为本身已让北京愤怒。“很多情况下,是在对某些力量的行为视而不见。而沉默给人的感觉是,英国政府站在示威者一方。”科特科夫说道。《观点报》认为,中国不想和西方国家争吵,尤其是在与美国贸易战背景下。但此次事件再次让北京相信,整个西方自由与民主宣传,只是对北京施压和制约的工具。《观点报》引用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罗马诺夫的话写道。在此条件下,中国将不得不采取某些回应措施。中国问题专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也许会缩减在英国的投资,对关税和优惠政策进行重审(目前两国之间是优惠贸易制)。也许,仅宣布某些英国外交官是不受欢迎人士。《观点报》总结道。
美国希望日本和韩国为美国在其领土驻军增加数倍费用。但东京和首尔认为,这些建议是不现实的,不准备“掏腰包”。其结果是,美国在本地区存在以制约中国和朝鲜变成未能解决的问题。“newsru.com”新闻网写道。该网站强调,美国要求盟国增加美军在本地区的驻军费用支出,符合特朗普政府的精神,但却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总体战略相左。美国在韩国驻军协议于今年到期,需要再延期。但是,在韩国指责此行径为勒索背景下,于11月18日开始的协议延期谈判在一天后突然被终止。美国要求韩国为28500名驻军支付50亿美元,而不是现在的8.7亿美元。对日本也有类似的要求:美国希望东京支付的费用要比现在多4倍。“美国计划在亚太扩大自己的存在,以制约中国。也就是说,美国增加军事力量,其盟国要作出更多的贡献。我觉得,他们会达成共识,比如日本将增加一些费用,但不会是4倍。美国与其在亚太地区盟国的类似分歧源于特朗普执政时期,此前从未有过如此粗鲁提出问题的方式,尽管美国一直在要求盟国增加自己的国防支出。“newsru.com”援引高等经济大学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的话总结道。
所有评论
显示新评论 (0)
在回复(显示评论隐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