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1月总统大选前,强化对北京的施压攻势,既有军事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针对华为和其它中国科技巨头的制裁一个接一个。但这些制裁并未迅速产生效果: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有价债券市场的资本总额,已经增至创纪录的10.08万亿美元。上次纪录创于2015年,峰值时高达10.05万亿美元。但随后,因政府强化股票市场买卖规范而出现暴跌。其结果是,几乎失去了一半的资本额。
《金融时报》写道,全世界的投资商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可替代中国的并不多。今年CSI 300指数增加了17%,而纽约标普500仅增加了9%。官方统计数字表明,中国9月份的进口创下纪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对原材料和高技术商品的需求也在增长。在期待拜登大选胜利和中美关系“重启”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在加强。中国股市已经变得更为健康。目前,与2015年蓬勃发展时期相比,已很少使用杠杆交易。这意味着,市场资本并非彩虹,而是更符合现实情况。此外,市场上的机构投资商占比也在增长:大约占70%。《金融时报》认为,这有助于减少波动。
因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相当牢固,美方公司正试图对抗特朗普政府执行的与中国中断技术合作的政策。《华盛顿邮报》写道。科技公司,甚至为国防工业工作的分包商,已展开院外活动,以期取消或者延期美国政府的若干命令。特别是,涉及禁止联邦承包商使用中国设备和技术,限制向中国公司出售半导体,以及减少五角大楼对中国电子组件的依赖。
此次的矛盾表明,美国有影响力的工业圈,与中国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美国国会的“鹰派”发出呼吁,涉及国家安全,不要屈服于压力,不能妥协。但商界的看法不同。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强调,美国的新法律写的过于笼统,因此,如果遵守,就意味着停止工作。《华盛顿邮报》提醒道,根据新规则,任何有国家订单的公司,都不能使用中国的设备和软件。但协会认为,这样的规定过于严苛,应把规范制定的更清楚些,仅限制敏感领域的中国技术和产品。不然的话,大量向国防部门供应简单产品、比如计算器、电话和音响的小承包商,将遭到重创。不排除,官方将迎合商界的诉求。五角大楼已经为向军方供应低风险度产品分包商延长2年优惠期。这些公司,可以使用中国的产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汽车市场两年来首次出现季度增长。第三季度的客车零售同比增长了7.9%。良好的季度业绩,给市场带来强劲的复苏希望。景气恢复和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大城市增加购买汽车配额,都有助于需求的增长。汽车厂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他们期待刺激在中国的销售。要知道,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中国是关键市场。由此,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通用公司在中国的第三季度销售增加了12%,尼桑增加了4.4%。不过,未来增长可能放缓,因为消费偏好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选择高质量的国外新能源汽车。
(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
所有评论
显示新评论 (0)
在回复(显示评论隐藏评论)